《市直工业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来       源 :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解读单位: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13日 解读方式: 文字方式
名       称: 《市直工业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解读 解读类型: 部门解读
一、《暂行办法》的起草背景
2017年,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出台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总量由2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申报门槛为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市直技改项目,对9个技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582.72万元,资金普惠率较低。从2017年实施一年的情况来看,企业普遍反映技改支持资金存在门槛较高、奖励标准较低等问题。
为认真落实企业的诉求,加大力度支持我市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市经信局组织专班赴高新区就技改资金有关情况开展调研,邀请了企业代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企业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报市政府同意,对2017版暂行办法进行了修改,2018版《暂行办法》将申报门槛由1000万元以上调减至500万元以上,最高补助额度由原来的100万元调高至200万元,并首次将“智能制造重点示范”和“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列入到支持范围,对21个市直技改项目发放补助资金1222.77万元、6个市直“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发放奖励资金60万元,合计1282.77万元。从2018年技改资金的使用效果来看,用足、用好、用活了省、市资金,各县市区配套了800-2000万元的技改资金,真正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抓技改、亿元资金促升级”的格局。
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央省市支持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加上我市工业基础薄弱、传统产业占比较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体量较小等发展实际。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降低门槛、简化手续,加强支持政策的精准度,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的、接地气的暂行办法。随后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组成精干专班,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联合财政局反复研究,制订出台了2019版《市直工业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暂行办法》主要内容。暂行办法共分总则、支持对象和范围及方式、项目资金的申报、资金的监管 、附则共五章16条,有效期5年。
(二)修改的主要内容。
1、更改了《暂行办法》名称。与省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资金名称配套,将市直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更名为市直工业企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资金。
2、降低申报门槛。将技改项目的申报门槛由原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调整为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或生产性设备购置投资达3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改项目。
3、提升补助比例。将直接补助中按项目固定资产投入的5%给予补助,调整为按项目固定资产投入或生产性设备购置投资的8%以内给予补助。
4、提高奖补额度。将贷款贴息中单个项目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提高至单个项目贴息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将直接补助中单个项目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提高至单个项目补助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对获得国家、省、市级认定的制造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的企业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和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专特精新”(科技)小巨人企业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扩大奖励支持范围,对由省经信厅牵头组织申报的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试点示范的工业企业项目,如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和“万企上云”项目;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给予支持。
三、申报程序
(一)发布项目指南。市经信局依据中央、省、市关于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重大决策部署发布项目申报指南,明确重点支持方向和注意事项;
(二)项目申报。企业依据项目指南和项目申报通知要求向市经信局提出书面申请;
(三)现场核实。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对申报项目进行现场查看,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实施完成等情况;
(四)项目核查。聘请第三方机构对通过现场核实项目的投资情况、建设时间等进行第三方核查,提出初审意见;
(五)项目复审。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组织相关技术、财务、审计等方面专家,根据初审意见,对项目的可行性和投资效益进行审查,提出复审意见;
(六)项目公示。市经信局根据项目复审意见,拟定支持项目计划,在市经信局的门户网站上公示7天时间,并接受相关部门监督。公示期满后,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市经信局、市财政局提出资金使用方案上报市政府。市财政局根据市政府批准的资金安排方案拨付项目资金。
办理联系人:市经信局 曹加芬13972813669
市财政局:陈前兰1530724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