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的一生
让人敬佩
也让人动容
1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钱三强告诉于敏
所里决定,让他作为副组长
领导和参加中国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
此时,于敏的原子核理论研究
正处于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期
但他仍毫不犹豫地选择
服从分配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2
“国产专家一号”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
于敏没有任何留学经历
因此被亲切地称为

造氢弹
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
1965年9月至12月
于敏带领科研团队
完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史上
著名的“百日会战”
打破了西方垄断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3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国在西部地区上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是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又一个飞跃。这是氢弹爆炸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4
隐姓埋名28年
在1988年以前
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谁
更少有人知道他在做什么
名字解密后
于敏收获了荣誉
从1961年受命研究氢弹理论
到1988年解密
28年的时间里
于敏隐姓埋名
对于国家机密
他对妻子孙玉芹都守口如瓶
于敏长年累月在外奔波
家事全由妻子打理
2012年
孙玉芹突发心脏病去世
每当被问及这辈子最遗憾的事
于敏首先想到的就是妻子
他说
“第一亏欠的就是我的爱人
她照顾了我55年
我觉得对不起她
经常地睹物思情”
第二个遗憾
就是对孩子们的管教太少了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
他为国隐姓埋名28年
或许愧对亲人
却不曾愧对国家
5
愿将一生献宏谋!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这是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代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在大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