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月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索引号 : 764137816/2025-07634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名       称: 2025年二月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11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一)狠抓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推动2025年规上工业一季度“开门红”若干措施》宣传,鼓励支持有订单的企业春节期间加班生产,做好连续生产企业服务保障,金盛兰冶金等148家企业春节期间完成产值10.2亿元。春节收假后,工作专班深入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对各地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实行“一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推动加快复产复工,2月9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面复工。
(二)狠抓工业企业增量培育。积极培育企业主体和持续做大增量支撑,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撑。1-2月,预计全市进规企业82家,较去年同期多17家,入规企业数量为近五年来最多;136个预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增长点项目,全年预计新增产值156.3亿元,预计一季度70个项目可投产发力、新增产值30亿元。
(三)狠抓开展优质企业培育。一是抓好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对申报第六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69家单位的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在局官方网站上公示,为其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好基础;二是抓好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工作,跟进海威和世丰2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资金奖励拨付情况,分析梳理27家拟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拟复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精准指导,精准申报。
(四)狠抓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方案引领,2月12日,以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咸宁市产业倍增三年行动方案》;起草并向各牵头单位和县(市、区)转发《关于印发<咸宁市“5+4”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倍增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关于印发<2025年度产业倍增工作计划>的通知》,指导各产业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强化清单管理,设计、收集改扩建项目、招商引资项目、问题反馈清单等“三张清单”,督促各地和各部门按旬调度进展情况。三是强化发展成效,组织召开全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倍增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咸宁市风电规划及配套钒液流储能钒产业情况,撰写《关于发展矾液流储能矾产业的分析报告》;联合高投集团制定2025年咸宁市食品饮料供应链建设工作计划;开展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在建项目调研活动;与湖北九州医药供应链公司对接合作共建大健康产业供应链平台事宜,筹备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五)狠抓技改转型升级。一是抢抓项目谋划。收集汇总各地2月和一季度工业技改投资项目投资情况,滚动管理全市技改项目库,谋划2025年度总投资500万元(含)以上工业领域项目121个,总投资283.5亿元;二是抢抓向上争资。开展2025年度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审核推荐工作,推荐上报项目64个,可纳入支持范围投资额26亿元;推荐长城炭素等9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79个入围国家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专项名单的项目,全部完成营销对接,实际发放贷款3.92亿元。
(六)狠抓数实融合发展。一是强化区域合作,与省经信厅对接,组织长江存储、高德红外公司和江城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到通城考察,与安芯美科技、三赢兴光电座谈交流,深入开展产业链配套和研发创新合作。二是强化数字转型,组织服务商对350家企业开展咨询诊断,指导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改造,对规上工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建档立卡”,已完成注册企业102家;推荐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申报万兆光网试点项目2个。
(七)狠抓重点行业管理。组织华新水泥(赤壁)有限公司、葛洲坝嘉鱼水泥有限公司、湖北嘉鱼春祥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崇阳县昌华实业有限公司四家水泥生产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2025年错峰生产计划,做好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工作。
(八)狠抓工业企业服务保障。2月14日,提请市政府召集部分重点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座谈会,对37家企业反映的用工、用资、用电56等问题进行现场交办,明确工作责任,加快推进全部问题保质保量解决到位。
(九)狠抓工业(冶金)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工作群,发布工作提示4条,每日掌握各地安全生产动态,抓紧抓实风险源头管控和应急值班值守等相关工作,维护了春节企业工业(冶金)安定稳定态势;发布2025年春节后复工“安全第一课”视频,指导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典型事故教训,重温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推动了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十)狠抓研发机构建设。一是压实责任,对各地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目标进行分解,提出要求。二是精准施策,梳理2024年已建设研发机构未纳统企业和未建设研发机构企业清单,分类查找原因,形成可行性方案,为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提供“一对一”包保服务,确保企业科学纳统。三是开展培训,联合市科技局、市统计局开展全市研发统计培训,指导企业完整规范填报研发统计数据,提高企业参加统计率和填报采纳率,客观准确反映我市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情况。四是加强联动,召开省、市、县三级研发机构建设专题调研座谈会,督促各地3月10日前完成研发机构纳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