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重点建议提案办理进展情况的报告
索引号 : 764137816/2022-42537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名       称: 关于2022年重点建议提案办理进展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2年12月02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12-02
办理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一直以来,市经信局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对交办的每一份建议提案,都做到了专题研究、专门部署、专项督办,特别是对承办的重点建议提案,我们始终紧盯办理成效、注重沟通对接、细化工作措施,推动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有序开展。根据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建议提案办理情况
(一)坚持谋划在前,做到研究部署到位
收到交办的建议提案后,我局迅速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形成了《2022年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每份建议提案由一名班子成员牵头、一个业务科室承办、一名科长负责;特别是针对040号重点建议和049号重点提案,党组书记、局长郭冰生同志亲自牵头领办,并主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办理工作举措,明确办理要求,制定计划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重点建议提案高质量办结。
(二)坚持部门协同,做到沟通对接到位
发挥主办单位牵头抓总作用,充分调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等会办单位积极性,不定期沟通对接,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另外,把书面答复与电话沟通、上门走访、会议座谈、微信交流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多次向人大代表舒全胜同志和政协委员陈丽丽、邱红光、朱军等同志报告办理进展情况,变“文来文往”为“人来人往”,切实做到在联系中办理、在办理中协商,使办理过程成为与代表委员互动的过程,赢得了代表委员的认可。
(三)坚持问题导向,做到办理推进到位
1.关于第040号建议:《关于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建议》
舒全胜代表提出,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小,但是容易形成产业群和做大,建议我们咸宁围绕湖北省汽车“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作为“十四五”规划重点之一,并细分零部件类别布局,比如转向、制动、铸件、汽车电子等。根据提出的建议,我们积极与会办单位市发改委会商研究,明确了构建五大优势的办理举措。
一是加快产业集聚,构建竞合优势。重点支持咸安区、咸宁高新区、赤壁市、嘉鱼县等地加快布局汽车零部件产业,做强产业链条,做优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集群化、本地化发展,持续做大产业规模。目前,全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有40家,2022年1-4月,完成产值24.24亿元。二是培育链主企业,构建带动优势。重点支持三环方向机、佳顺轮胎、敏能汽车、世丰汽车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发挥龙头企业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带动引领支撑作用。三是丰富产品门类,构建协同优势。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品门类日渐丰富,有环卫车整车、汽车方向机、汽车音响、汽车内饰、钢圈、轮胎、自动车轮装配线、动力电池、新能源车电池盒及车用装饰件、汽车制动件、火花塞壳体、汽车模模具等12门类,我们将着力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匹配产销对接机制,形成协同发展优势。四是争取区域合作,构建互补优势。在省经信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获取到100家汽车企业核心供应商清单(清单已及时反馈给市招商局);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县市区及高新区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开展重点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及生产基地建设,加强与城市圈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产销对接及上下游配套,构建区域配套、互补发展态势。五是推动组建联盟,构建抱团优势。经过沟通,已经确定由三环方向机担任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世丰新材料、佳顺轮胎、洪盛模具等企业担任副理事单位,并邀请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香城智能机电研究院等相关专家教授担任产业联盟成员,联盟覆盖40家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联盟建成后,抱团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2.关于第049号提案:《关于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促进我市产业创新融合的建议》
陈丽丽等三位委员提出,要提升发展理念,精准定位“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路径;要健全政策体系,加快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实施三大工程,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自身活力;要从外地引进一些专精特新企业或准专精特新企业。根据提出的建议,我们主动征询收集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等11个家会办单位意见,在全面了解掌握各部门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办理。
一是构建梯队培育格局。建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后备库,对入库企业实施分级动态管理,已入库企业103家;通过筛选培育,39家企业成功获批第四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计划推荐32家企业申报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二是强化政策服务配套。将专精特新企业奖补纳入“免申即享”支持范围,为10家企业拨付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奖补资金568万;制定《咸宁市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专精特新”企业金融辅导员和金融服务共享机制,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配备“一对一”金融辅导员;联合市银保监局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特色融资服务,汉口银行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邮储银行推出“专精特新”科技信用贷、通城惠民村镇银行推出排污权质押贷款,真奥金银花、通成高新材料、亚细亚陶瓷等“专精特新”企业均获得了专项融资支持。三是推动企业研发创新。出台《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支持大学生来咸宁创业的意见》《关于实施“南鄂英才计划”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推进咸宁技能强市建设的意见》,突出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创新创业投融资平台,全力服务“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加大市直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技改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切实加强主体引育。召开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政策宣贯暨申报培训会,着重宣传解读申报政策,进一步强化企业对政策知晓度;组建工作专班赴各县市区现场指导,对重点企业一对一“问诊把脉”,提升企业申报成功率。同时,围绕“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目标,积极引进专精特新企业或准专精特新企业。今年以来,接待知名企业近30批次,推动冠南纺织产业园、星光农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落户,项目建成投产后都将纳入专精特新企业后备库进行重点培育。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建议提案办理没有休止符,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更是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与各会办单位一道,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建议提案按期办结。
一是沟通再深化。建立与代表委员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向他们反馈建议提案办理进展情况,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进行深入交流,以建议提案办理为契机,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建设,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二是措施再细化。针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链,要加快产业联盟建设步伐,筹备召开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组织企业交流研讨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提供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提供咨询服务;发挥产业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收集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信息,开展链上企业产销需求匹配对接,推动产业做大做强。针对加快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要继续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定期召开“专精特新”培育暨政策宣贯会,组织专家结合企业实际制个性化培育方案,帮助重点培育企业精准把握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标准和相关要求;要不断完善梯度培育体系,不定期对培育库企业开展预评审,并结合预评审结果对企业进行分档动态管理,并做好针对辅导,帮助企业提档升级;要持续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不断优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提高企业获得感。
三是督查再实化。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承办科室建议提案办理进展情况,确保了建议提案按照计划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予以推进;将办理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随时动态抽查督办,不定期通报情况,确保代表委员满意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