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第040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 764137816/2022-27687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名       称: 关于对市人大六届一次会议第04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17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2-08-17
舒全胜代表:
关于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建议收悉,感谢代表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重视。针对代表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市发改委进行认真会商研究,齐抓共管、协同发力,加快推进产业链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集群化、本地化发展,优化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持续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条,做优产业结构。现将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1.高度重视,积极服务产业发展。加强产业运行调度和监测分析,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39家,2021年完成年产值95.76亿元。2022年1-6月,完成产值38.34亿元,同比增长3.59%。5月31日,市发改委牵头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和重点企业召开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良锋出席会议并讲话,对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6月15日,市经信局联合市发改委组织19家汽车及零配件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协调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堵点和卡点问题,筹备组建汽车及零配件产业联盟。
2.培育链主,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大力支持三环方向机、佳顺轮胎、敏能汽车、世丰汽车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推动链主企业以大带小、以点带面,形成带动、引领、支撑作用。指导推荐三环方向机、兴民钢圈等8家汽车及零配件企业成功申报获批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积极对接服务企业,向三环方向机推荐选派选派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提升研发创新和技术攻关实力。
3.加快集聚,构建协同配套发展。通过抓招商引资和本地培育相结合,推动产业集聚持续壮大,市场主体不断增多,产品门类日渐丰富,有环卫车、汽车方向机、汽车音响汽车内饰、钢圈、轮胎、汽车制动件、汽车模具等产品。在省经信厅支持帮助下,我局向招商部门及高新区提供了100家汽车企业核心供应商清单,指导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及生产基地建设,加强与“1+8城市圈”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产销对接及上下游配套,推动形成区域协作、互补发展态势。
4.组建联盟,推动形成抱团发展。7月26日,在市经信局的牵头组织下,成立了咸宁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由三环方向机公司任理事长单位,世丰新材料、佳顺轮胎、洪盛模具等企业任副理事长单位,并邀请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等专家教授担任联盟成员,会员人数达到50余人。联盟成立当天,邀请了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科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专家为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数字化转型等专题宣传,并组织汽车及零配件企业进行交流研讨,收集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信息,匹配产销对接需求,积极推动汽车零配件产业协同配套发展,充分发挥产业联盟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抱团发展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生产规模总量不大,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带动潜能尚未释放,产业链融合延伸不够,亟需深入挖掘内在潜力。
1.整体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大。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加工精度和自动化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低、大多数企业缺少高新技术和高成长性项目,行业整体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差。
2.产业链不全产品附加值不高。新兴产业发展不充分,多为中间体、机电配件等创新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缺少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资源整合、上下游协同不够,仅有少数企业间有供应关系,尚未形成有规模、有链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3.科技创新支撑不够。相比于其他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偏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创新资源和要素流动相对封闭,对武汉尤其是光谷的创新资源利用不够,落后于鄂州、孝感等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中高端创新人才和科技金融资源的集聚度有限。
4.企业发展动力不足。一是融资难,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基金公司门槛较高,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二是经营难,部分企业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现状,亟待技改转型升级;三是人才招留难,部分企业反应,高层次人才对留在本地工作不感兴趣,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达不到人才需求、园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不健全,导致企业人才引进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强龙头、抓招商、补链条、优服务、促转型”的工作思路,持续厚植产业发展根基,培育发展优势,全面提升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业配套水平和整体市场竞争力。
1.扶优扶强龙头企业。重点支持佳顺轮胎、敏实汽车、三环方向机、世丰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打造一流行业标杆。积极帮助企业抓订单、拓市场,推进实施智能化改造,发展高端产品、高端零部件,建成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项目为王 ”原则,依托武汉汽车产业基地优势,对照产业发展需求清单,主动上门大招商、招大商。重点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市场领军企业,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跟踪服务精确新能源、敏实二期、兴民钢圈二期等在建项目,确保新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3.提升产业配套水平。持续优化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零部件本地配套水平,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高端零部件等重点领域发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细分领域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密切协作,协同发展。持续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生态圈,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4.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引导各类要素资源集聚,着力解决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中的资金、土地、用工、物流、原材料等各方面困难问题。指导企业用足用活政策,全面落实各级奖补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和企业减负政策兑现。建立重点企业和项目保障机制,及时准确掌握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落实企业人才奖补政策,让产业“高精尖”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5.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指导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培育智能制造、两化融合、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绿色工厂等试点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创新,持续开展“科技副总”活动,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对接交流,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转化能力。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