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微信公众号

《咸宁市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情况说明

索引号 : 764137816/2025-20353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名 称: 《咸宁市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情况说明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根据安排,现将咸宁市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即《咸宁市工业领域产业集群提升实施方案》《咸宁市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咸宁市工业企业提质扩规实施方案》《咸宁市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实施方案》《咸宁市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实施方案》《咸宁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实施方案》的起草情况进行说明。

一、起草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工作部署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坚定不移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持“要素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把发展目标、路径、政策、举措锁定到项目上,精准推动“产业倍增”行动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二、起草过程

6月20日,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议,要求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扎实做好产业集群提升、链主企业培育、中小企业进归纳限、项目建设提速、市场主体达产增效、企业研发投入提升等工作,逐项研究制定具体方案。会后,市经信局围绕工业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重点任务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和论证,于2025年6月22日形成了咸宁市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初稿,与省经信厅对接征求指导意见,同步征求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意见,进行修改完善。8月1日,根据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精神,市经信局会同市科技局对《研发投入提升实施方案》进行修改,调整为《咸宁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实施方案》,并再次征求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意见,对“六个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咸宁市工业领域“六个实施方案”(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一)咸宁市工业领域产业集群提升实施方案。

咸宁市工业领域产业集群提升实施方案》分为工作任务、重点方向、推进举措三大部分,核心目标为分类、分层次推进重点产业集群的培育,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配套完善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到2030年,力争重点培育、引进链主企业达到50家,链主企业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百亿企业(集团)超过5家,链主企业直接关联上下游产业链本地化配套率超过30%,带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二)咸宁市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实施方案。

《咸宁市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分为工作任务、重点方向、推进举措三大部分,核心目标为围绕“5+4”现代化产业体系,每个重点产业遴选培育1—3家体量规模大、行业影响面广、整体带动力强和研发能力突出的链主企业,以点带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到2030年,力争重点培育、引进链主企业达到50家,链主企业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百亿企业(集团)超过5家,链主企业直接关联上下游产业链本地化配套率超过30%

(三)咸宁市工业企业提质扩规实施方案。

《咸宁市工业企业提质扩规实施方案》分为工作任务、工作举措、政策措施三大部分,核心目标为建立健全的企业进规培育全链条工作机制,构建“储备一批、培育一批、裂变一批、稳产一批”的良好格局,力争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到203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

(四)咸宁市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实施方案。

《咸宁市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实施方案》分为工作任务、提速管理、推进措施三大部分,核心目标为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提速,实现项目“签约到开工用时60天内,开工到投产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用时9个月内、5—10亿元的项目用时12个月内、10亿元以上的项目用时18个月内”。

(五)咸宁市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实施方案。

咸宁市工业企业达产增效实施方案》分为工作任务、推进举措、优化服务三大部分,核心目标为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入规、稳产增产、提质增效,力争年度完成率达到预期目标90%以上。

(六)咸宁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实施方案。

咸宁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实施方案》分为工作任务、工作举措、保障措施三大部分,核心目标为202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总量突破40亿元,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达到36亿元以上,高校R&D经费支出达到2亿元以上,科研机构R&D经费支出达到2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100%,数字化改造率达到100%。到2030年,培育基础级智能工厂达到1500家,先进级智能工厂达到4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达到100家。